口袋型夜行日晷 (含潮汐預測功能)

時間一直是迷人的主題,而這顆口袋型夜行日晷,
將笨重的古董縮小到不到手機的 1/3。
無論是教孩子地球自轉、季節變化,
還是衝浪、露營、天文觀測,它都能隨手拿出,實用又有趣。
黃銅材質堅硬耐用,
放進口袋隨身攜帶,還有讓人沉手的舒適重量。
以星導時,以潮預未來——攜帶一段夜空的神秘力量
NT$2,490
商品編號: ATY220001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此商品 「 最高 」可以折抵紅利 100 點 (約等於 NT$100 )
商品介紹

幾百年前的人,沒有手機、沒有電子鐘,晚上要報時只能看星星。
他們用的,就是這款 夜行日晷 的祖先——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儀器!

這顆來自奧地利 Kala 工匠家族手工打造的「口袋型夜行日晷」,
小到可以放在手掌,卻能做兩件超厲害的事:

看星星報時
把它對準北極星,就能知道現在大概幾點。
(是的,古人半夜要打卡巡邏、給藥,靠的就是它。)

預測潮汐
翻到背面,輸入今天的月齡,就能知道潮水漲退的時間。
衝浪、釣魚、撿貝殼,再也不怕白跑一趟。

有時戴著它只是享受美麗夜空的藉口,有時只是讓人們對流逝時間的提醒。
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關於時間的禮物,永遠不褪流行。


原件目前在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展出,
由著名的伊麗莎白時代製造商 Humfrey Cole 設計,約(1570-1580)製造

►原件圖片(圖片來源: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點入可線上鑑賞
 

💡 小知識:潮汐其實是月亮跟太陽一起「拉」出來的,
當月亮剛好在頭頂或腳下時,就是漲潮最強的時候。
所以,這顆小小銅製玩意兒,等於把「月亮的行事曆」裝進口袋。

更酷的是,它還會隨著時間氧化變色,越用越有古董感。
收藏、送禮、把玩都超有型。
 

材質為鍍金黃銅,是目前已知最早出現的英語潮汐計算機

這款夜行日晷由奧地利製表師Kala家族生產
(Kala家族在奧地利製作精密袖珍日晷已有多年歷史),

賽先生與他們在英國相識,Kala家族每年只生產一批日晷,
同時每三個日晷就會拆解一個檢查,來確保出廠品質。


說到科學儀器,賽先生就要來介紹一下Humphrey Cole(漢弗萊•科爾)
是英國知名的科學儀器和雕刻師,同時在造幣廠是一名機械師,
當時造幣廠的薪水很低,所以他開始接受一些委託案,
開始受僱在黃銅上雕刻數學和天文儀器
​​
► 其中的一件作品/天文綱要 (圖片來源:英國 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 Royal Museums Greenwich)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這個夜行日晷/潮汐夜晷星鐘。
曾被威爾士王子,亨利·弗雷德里克 (Henry Frederick) 擁有,

► 其中的一件作品/天文綱要
(圖片來源:英國 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 Royal Museums Greenwich)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這個夜行日晷/潮汐夜晷星鐘。
曾被威爾士王子,亨利·弗雷德里克 (Henry Frederick) 擁有,

► Henry Frederick, Prince of Wales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其他的作品還有渾天儀 (目前由倫敦聖安德魯斯大學收藏) 水平錶盤、折疊尺規、經緯儀… 等約26件,
部份在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館展出

 

推薦大家有興趣可以上Epact這個網站

看Humphrey Cole(漢弗萊•科爾)的其他作品

 

Epact 收錄來自四個歐洲博物館

牛津科學史博物館、佛羅倫薩科學史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和萊頓布爾哈夫博物館

the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xford, the Istituto e Museo di Storia della Scienza,
Florence,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and the Museum Boerhaave, Leiden.

的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科學儀器。

這些博物館共同收藏了 1600 年之前世界上最好的科學儀器。包括星盤、渾天儀、日晷、象限、夜盤、綱要、測量儀器等。

Epact 網站都有詳細照片、說明、技術和數學藝術、科學背景的學術資訊,還有列出了詳細的所有參考文獻與製造商

小編不藏私推薦給大家!
 

據說夜行日晷,最初發明用途,是為了在夜間讓病人能準時服藥,
只需要使用天空中的北極星,就可以得知晚上的時間。

而背後潮汐計算機用於計算潮汐時間。 錶盤設置包括風向、新月過後的天數或月齡,以及潮汐指示器錶盤。

🌙 東方也有「星象定時」

你知道嗎?除了文藝復興的西方夜行日晷,東方古人也有自己的夜間報時方式——星象定時!
這種方法比用雞鳴、狗吠報時更加古老,晚上時間是根據月亮和星星的位置變化計算出來的:

月亮有自己的「行程表」:
初一初二開始升起,初三初四漸漸可見,
到二十八、二十九月亮幾乎落下,
「十五月中天」觀察高空月亮,
「二十二三」月亮落在正南……

冬天還有「參落正南」,也就是半夜時分(參指三星)。

北斗星也能報時:
北斗七星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的位置可以告訴你卯時、申時、子時。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黃昏 6 點、早晨 6 點,甚至晚上 12 點,北斗的位置都很準確。

古人靠這套「斗轉星移」術,觀測夜空就能推算夜間時辰,還能研究四季變化。

原文網址:每日頭條

The ocean is wild and over your head
And the stars guide you where to go
Trust the stars you'll never drown.

熱愛夜空、大海的你:
漫天的星星 讓人目不轉睛
遼闊的大海 深不見底
夜晷 (星鐘),
使你盡情享受每一刻當下 掌握漲退潮

🙋 常見問題 FAQ

Q1. 真的能準確看時間嗎?
A:別拿它跟 iPhone 比啦!
這是 16 世紀的智慧,準到小時級就很厲害了,
重點是「好玩+有故事」。

Q2. 為什麼叫夜行日晷?
A:因為它不是靠太陽,而是靠星星(特別是北極星)報時,
算是「夜班版日晷」。

Q3. 可以在南半球用嗎?
A:不好意思,南半球星空不一樣,
只能在北半球使用。

Q4. 潮汐準不準?
A:它是參考月相的「古早版潮汐預測器」,
能掌握大方向,但還是建議別拿它決定要不要出海 XD。

Q5. 要怎麼保養?
A:想要復古感就放著不管,想要亮晶晶就擦檸檬汁+抹銅油。
 

🌞 日晷黃銅小物保養指南

銅製品有個小秘密:它會隨時間慢慢變老。
遇到空氣、水分或手上的汗液,表面會逐漸變暗或帶霧感。別擔心,這完全正常,也是黃銅迷人的「時光味」。

💛 喜歡復古感?
沒問題!自然氧化的色澤不僅不影響使用,還能讓你的日晷看起來更有故事感,收藏價值也更高。

✨ 想讓它閃閃亮亮?天然清潔小法寶
用軟布沾一點檸檬汁或白醋,輕輕擦拭暗沉處。
用清水沖洗,並徹底擦乾,避免水漬留下小痕跡。
可塗上一層銅油,形成保護膜,隔絕空氣與濕氣,延緩再次氧化。

🛡️ 日常小提醒
避免潮濕:放在乾燥環境,別讓水氣長時間親密接觸。
遠離化學品:香水、乳液、清潔劑…都可能讓銅加速變色。
用軟布擦拭:棉布或眼鏡布就很好,輕輕擦一擦即可。
不要用力磨:小心刮傷,保持表面質感。

💡 小趣味:黃銅的氧化其實像在「寫歷史」,每一點暗沉都是時間在你掌中留下的痕跡。

規格說明

產品規格 :                                                            
► 產品尺寸:直徑 6 cm,重量: 60g
► 材質:黃銅、鋼
► 產地: 奧地利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