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手稿實景萬花筒

賽先生科學工廠 Principle Manuscript Kaleidoscope
NT$399
商品編號: CNY180014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此商品 「 最高 」可以折抵紅利 0 點 (約等於 NT$0 )
商品介紹

經典款光學玩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圓筒中間放置三稜鏡,
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


賽先生採用優良的玻璃作為前端透明球體及內部三稜鏡的材料,
讓看到的對稱圖像清晰又美麗!
有別於傳統萬花筒油棒內的亮片及塑膠粒,
透過原理手稿萬花筒,讓眼前實景也能擁有不同的樣貌,
旅行外出、拍攝instagram美照的絕佳小道具!

全系列共四款,藍晒圖、方格紙、羊皮紙及卷軸。

賽先生採用優良的玻璃作為前端透明球體及內部三稜鏡的材料,
讓看到的對稱圖像清晰又美麗! 

 

款式1.藍晒圖 

將萬花筒發明者-大衛·布儒斯特及萬花筒的結構原理,以藍圖設計呈現出優雅的簡約風格。

 款式2. 方格紙

將萬花筒發明者-大衛·布儒斯特及萬花筒的結構原理,以方格紙為底圖呈現筆記風格。

 款式3. 羊皮紙

 

將萬花筒發明者-大衛·布儒斯特及萬花筒的結構原理,以羊皮紙紋路為底圖呈現復古、典雅的風格。

款式4. 卷軸 

將萬花筒發明者-大衛·布儒斯特及萬花筒的結構原理,以中文及中式風格呈現復古捲軸感。

《鏡史》
萬花鏡
此鏡能視一物化為數十物。如視美人。
頃刻金釵屏列;視花朵,忽來天女繽紛;
遠視山林台榭,儼然海市蜃樓,層疊參差,光華燦爛。
蓬萊閣上,恐反無此變幻觀也。


萬花筒,一種光學玩具,將有鮮艷顏色的實物放於圓筒的一端,
圓筒中間放置三稜鏡,另一端用開孔的玻璃密封,
由孔中看去即可觀測到對稱的美麗圖像。
1817年蘇格蘭科學家和發明家大衛·布儒斯特爵士發明萬花筒。

1817年David Brewster以「Kaleidoscope」之名申請專利,開始有萬花筒專利。
現代萬花筒是由黃銅管、彩色玻璃、木材、鋼材、葫蘆或幾乎任何材質都可以使用。


大衛·布儒斯特爵士 KH PRSE FRS FSA FSSA MICE
(英語:Sir David Brewster,1781年12月11日-1868年2月10日),
蘇格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發明家及作家。

布儒斯特在光學範疇的貢獻最為顯著。
他研究了壓縮所致雙折射現象,並發現了光彈性效應,從而建立了礦物光學。
威廉·休厄爾稱其為「現代實驗光學之父」和「光學中的約翰內斯·克卜勒」。

他發明了萬花筒,並改良了用於攝影的立體鏡。
他稱此為「透鏡立體鏡」,這是首個能隨身攜帶的3D眼鏡。
他也發明了雙筒照相機、兩種偏振儀、多區域鏡片以及燈塔照明燈。

規格說明

產品規格 :                                                           
► 尺寸:直徑3.7cm x 高20cm
► 材質:紙、玻璃、PVC
► 製造地:中國

注意事項 :                                                           
► 萬花筒包含玻璃鏡片和玻璃球,使用時請避免碰撞造成破損。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