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剛欸」! 保育世界龜龜日

在世界烏龜日這一天讓我們來多認識烏龜吧!

每年的 5 月 23 日是世界烏龜日(英文:World Turtle Day,又稱世界龜龜日、世界龜鱉日),
由來為一家成立於 1990 年的非營利組織美國陸龜救援組織在 2000 年所發起的節日,
其意義在於保護所有種類的海龜和陸龜,並提高大眾的保育意識:
認識烏龜並呼籲大家減少使用塑膠製品、亂丟垃圾、破壞棲息地等行為,喚起全球一起保護烏龜和海龜的使命。

此外,再下個月的 6 月 16 日是「世界海龜日(英文:World Sea Turtle Day)」,
同時也是已故兩棲爬蟲動物學家海龜保育 ( Sea Turtle Conservancy ) 創辦人阿奇·卡爾的生日。

很有趣的一個是大家熟悉的海龜-赤蠵龜(loggerhead sea turtle)長期會在全世界的海洋裡遷徙數千公里,
但你們知道牠們並非獨自旅行──研究顯示牠們的龜殼乘載著非常豐富多元的微小生物群落。

平均能載著3萬5000隻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meiofauna)──也就是比1毫米更小的微小生物。
研究發現有一隻赤蠵龜的殼上甚至背著將近15萬隻動物,
包括線蟲(nematode)、甲殼類生物幼體和骷髏蝦(skeleton shrimp)。

「龜殼上根本自成一個世界。」
最具特別的應該就是附著在海龜身上的「龜甲藤壺」(Chelonibia testudinaria)
龜甲藤壺的移動速度有多快?
研究中記錄了幾個月來藤壺的移動速度,平均每天的移動距離是0.27mm到1.4mm

至少80%的海龜都會患上了藤壺,一旦沾上藤壺,就意味著一直都會被他們依附和折磨,
因此在一些海龜保護基地,都有專人負責清理海龜身上的藤壺。


呼籲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垃圾不隨意丟棄、不破壞動物棲息地,旨在喚起全球人民海龜保育的意識,帶動大家著重海龜復育、海洋保育。​

圖片來源/蘇淮

 

以上 (Photo: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現在全球僅存 7 種海龜,而台灣周邊經常出現的就有 5 種,所以更顯台灣海龜保育的重要性。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海龜」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也特別分享過台灣最常見的 5 種海龜,包括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等,
同時做出專屬圖表,要讓大人小孩都能輕易的辨別出不同種類的海龜。

有沒有更了解龜龜呀?!

賽先生科學工場可愛的科學杯墊-可愛海洋生物(三款) >>https://lihi.cc/dN1bw
一起響應龜龜日! 吸水杯墊買起來




#海龜 #保護生物 #藤壺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