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棲甲蟲狹義上是指生活史中至少有一個階段棲息於水中的甲蟲,涵蓋多種適應水域環境的類群。
牠們的體型從僅有1mm的小型甲蟲到超過40mm的大型種類不等,
分布於溪流、水田、池塘、林間積水、流水濕壁等淡水環境,也有少數棲息於沿海的鹹水或半鹹水區域。
這類甲蟲種類繁多,全球已知物種超過13,000種,分屬於最大的兩個類群:
1. 肉食亞目(Adephaga):以捕食性為主,典型代表有龍蝨和豉甲。
2. 多食亞目(Polyphaga):以牙蟲總科(Hydrophiloidea)為代表,包括以腐植質為食的水棲牙蟲。
水棲甲蟲擁有許多特化的生理結構來適應水中生活,例如用於呼吸的氣囊、游泳足以及潛水能力,使水棲甲蟲能在水中生存。
作為捕食者、分解者和水質健康的指標生物,水棲甲蟲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也因此在保育與環境監測中具有重要意義。
內頁預覽:
作者介紹:
劉興哲
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
現任於生態顧問公司的淡水域生態研究人員、臺灣研蟲誌主編,以及台灣昆蟲學會、臺灣昆蟲同好會及臺灣蜻蜓學會會員。
從小對水棲甲蟲感興趣,在大學期間開始研究水棲甲蟲,並以龍蝨及牙蟲為研究主題,
現今的研究對象逐步發展更多類群的水棲昆蟲,曾在國內外期刊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亦包含多種新種及新記錄發現。
王惟正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碩士。畢業後從事電腦特效、動畫與後製工作。
自幼對甲蟲產生濃厚興趣,並擅長於採集、標本製作與標本攝影,
特別是豪米之間的極小型的甲蟲,因沉迷於吉丁蟲的美而鑽進了研究的世界,
曾發現過數十種新種吉丁蟲,並與義大利、日本、捷克等國外學者共同合作發表過五十餘種台灣吉丁蟲新種與新亞種,
於2019與2023年先後出版了《台灣吉丁蟲圖鑑》第一冊與第二冊。
品牌介紹:
Ministry of Beetles 「台甲部」為"台灣甲蟲本部"的簡稱,是連結台灣與世界上昆蟲愛好者的原點。
我們希望藉由記錄微觀的、原生的與多樣的自然型態,讓大眾欣賞每種物種的純粹,進而建構整個生態體系的可貴。
在過程中,從無知到感知,或甚發自內心的守護行動,我們相信唯有更多人對於自然有多一分的了解,
才能緩和棲地消失的速度,進而保護棲地上的物種,而「美」是我們與大眾與決策者溝通的語言。
產品規格 :
►書籍尺寸: 17.5 x 23.5 x 2.2 cm
►小海報尺寸 42 x 29.7公分
►材質:紙質
►頁數:187頁 精裝本
►製造地:台灣
注意事項 :
►請遠離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