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FA高爾頓板(入門款)

你是否曾想過:
為什麼事情會呈現「大多數集中在中間、少數落在兩邊」?
為什麼統計圖表總愛出現鐘形曲線?

高爾頓板是經典的「機率與統計模型」,也是科學與數學課最常出現的神器之一。
只要翻轉一次,4,280 顆鋼珠就會替你演示什麼是「常態分布(鐘形曲線)」、
為什麼投資報酬會波動,以及為何「機率」永遠比直覺更可靠。
一翻,4,280 顆鋼珠告訴你:世界其實充滿機率。
NT$1,850
商品編號: USY250005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此商品 「 最高 」可以折抵紅利 100 點 (約等於 NT$100 )
商品介紹

 如果你曾想過——
「為什麼很多事情最後都落在中間?」
「為什麼考試、大數據、甚至投資報酬都長得像鐘形曲線?」
那你一定要認識 Galton Board 高爾頓板!

高爾頓板由統計學先驅 Francis Galton(高爾頓)發明,
以最視覺化的方式展示「二項分布」與「常態分布」。
只要把板子翻過來,4,280 顆鋼珠 + 一顆金色鋼珠
就會穿過 14 排六角形釘子。
每一顆珠子都有 50% 機率向左、50% 機率向右彈跳。

結果會如何?
它們最後會落入底部的 15 個槽,
完全依據機率分布形成經典的 bell curve(鐘形分布)。

這個過程就像:
🎲 連續擲 14 次硬幣 🧪 做 4,280 次獨立實驗 💹 觀察每日投資報酬的隨機震盪
而且只要 2 秒鐘。

只要裝置保持水平,每顆珠子從桿子上彈開後向左或向右移動的機率都相同。
當珠子全數落入底部的容器後,會聚積成近似鐘形曲線的形狀。 板上印有鐘形曲線、平均線和標準差線。
鐘形曲線,也稱為高斯分布,在統計學和概率論中很重要。  

您可在高爾頓板上看到:呈現常態分布的高斯曲線,或鐘形曲線; 中央極限定理; 二項分布;
均值回歸; 諸如拋擲硬幣和股市報酬率所隱含的機率概念; 誤差頻率定律; 以及弗朗西斯·高爾頓所稱的「非理性法則」。 

翻轉一次 Galton Board 的統計量,相當於進行:
4,280 顆鋼珠 × 14 次彈跳 = 59,920 次二擲事件

也就是:你在 2 秒內完成了 5 萬多次擲硬幣實驗!

金色鋼珠象徵極端事件:

連續 14 次正面 → 落在 #14 槽
連續 14 次反面 → 落在 #0 槽

但這種極端事件超少。
大部分鋼珠都會乖乖落在「中間位置」,形成漂亮又穩定的鐘形曲線。

這,就是 世界的隨機性法則。

 

 

弗朗西斯·高爾頓
(英語:Sir Francis Galton,1822年2月16日-1911年1月17日)

英格蘭維多利亞時代的博學家、人類學家、優生學家、熱帶探險家、
地理學家、發明家、氣象學家、統計學家、心理學家和遺傳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表弟。
高爾頓一生中發表了超過340篇的報告和書籍,他在1909年獲封爵士。他在1883年率先使用“優生學”(eugenics)一詞。
在他於1869年的著作《遺傳的天賦》中,高爾頓主張人類的才能是能夠透過遺傳延續的。

他在統計學方面也有貢獻,高爾頓在1877年發表關於種子的研究結果,指出回歸到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現象的存在,
這個概念與現代統計學中的“回歸”並不相同,但是卻是回歸一詞的起源。
在此後的研究中,高爾頓第一次使用了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概念。
他使用字母“r”來表示相關係數,這個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同時他也發表了關於指紋的論文和書籍,被認為對於現代利用指紋進行犯罪搜查方面有很大的貢獻。


高爾頓繪製的高爾頓板示意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規格說明

產品規格 :

► 商品尺寸 :  約 16.5x 11.4 cm
► 材質:塑膠、鋼球

注意事項 :

► 適用年齡三歲以上,請在家長陪同下使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