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明信片-顱相學人格區域劃分圖

顱相學是一種研究頭骨形狀與心理特徵之間關聯的學說。
這幅圖展示了頭骨的不同區域,標示出35個不同的「器官」,每個器官與不同的心理或性格特徵相關。
賽先生科學工廠 Phrenology Personality Region Map
NT$60
商品編號: TWY250049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此商品 「 最高 」可以折抵紅利 0 點 (約等於 NT$0 )
商品介紹

這是一張由著名的腦科學家弗朗茨·約瑟夫·斯普茲海姆(Dr. Franz Joseph Gall)和他的學生赫爾曼·斯普茲海姆(Dr. Spurzheim)創作的作品,
於1834年出版,展示了顱相學(phrenology)中對大腦區域功能的劃分。

顱相學是一種研究頭骨形狀與心理特徵之間關聯的學說。
這幅圖展示了頭骨的不同區域,標示出35個不同的「器官」,
每個器官與不同的心理或性格特徵相關。這些區域以外部標記方式呈現,並且以不同的編號進行標示。
例如,某些區域與智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特質相關,而其他區域則與意志力或社交能力有關。 

什麼是顱相學?
顱相學(Phrenology又稱顱顏學)是一門19世紀的偽科學,這門學說主張,大腦的不同區域負責不同的心理功能,
並且這些功能的表現可以通過觀察頭骨的形狀和突起來加以推測。
顱相學的核心概念是,人類的性格、智力、情感等特徵可以從頭部的外部形狀,特別是顱骨的凸起和凹陷來判斷。

顱相學的基本概念:
1.大腦區域劃分:顱相學認為,大腦被劃分為多個區域,每個區域負責不同的心理或行為特徵。
這些區域包括:理智、記憶、道德、情感等。每個區域的發展程度會影響對應的心理特徵。

2.頭骨形狀的推測:顱相學的信徒認為,大腦的不同區域對應於頭骨的不同部位,
因此,頭骨的外形特徵(如凸起或凹陷)可以用來推斷一個人的性格、智力和情感。

3.顱相學的應用:該學說曾被用於對個人性格的診斷,
也在社會上廣泛應用於教育、職業選擇和犯罪學等領域。
某些顱相學的實踐者甚至會根據顱骨的形狀來決定一個人的職業適配度或社會行為。

顱相學在19世紀初期十分流行,並且影響了當時的心理學和神經學的發展。
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在20世紀,大腦解剖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發展逐漸證明顱相學的理論不具科學依據。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頭骨的形狀和大腦功能之間並無直接關聯,顱相學因此被視為偽科學。
儘管如此,這張圖依然是對19世紀早期大腦解剖學和心理學理論發展的歷史記錄,
並且對當時的神經科學和行為學研究有一定影響,也影響心理學對大腦功能區域的研究興趣

規格說明

產品規格 :                                                           
► 規格尺寸:105*148mm
► 商品材質:瑞典壹級卡
► 製造地:台灣

注意事項 :                              
► 請遠離火源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